改造有“爱”,居家无“碍”!为提高老年人的居家安全水平,实现“居有所安”,石排镇公共服务办、双百社工同步结合“民生大莞家”——“民生微心愿”品牌项目,精准匹配特殊困难老年人的需求并帮助其居家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
目前,石排镇公共服务办、双百社工结合敬老月契机,加紧改造进度, 已完成石排镇15户困难老年人适老化改造验收工作,让老年人在舒适便利、无碍的居家环境中安享晚年生活,在社会营造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
接下来,石排镇双百社工将继续发挥在场优势,致力实现“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的转变,为有需要的独居老人、高龄老人、失能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做好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助力特殊困难老年人筑起“安乐居”。
案例一
服务对象罗婆婆,是一名独居、中度失能老人。罗婆婆家中厕所的墙面开裂渗水,墙面严重发霉且布满了青苔,另外,罗婆婆家仍在使用蹲厕,如厕起身困难,居家环境及其居家便利亟待改善。
在向罗婆婆入户解释政策并征得其改造同意后,石排镇公共服务办、双百社工和施工人员入户实地勘察居家情况,与罗婆婆及其家属共同商议改造方案。
施工人员认真修补好厕所顶部开裂部位,铲掉发霉墙面、进行刷白、铺设墙砖;把蹲厕改为坐厕,并加装安全扶手;安装电热水器。另因考虑罗婆婆家的过道较为昏暗,加装两个感应灯。
罗婆婆激动地感叹:“现在的政府真的太好了,关心和照顾我们老人家,帮我修复洗手间的墙面、安装电热水器,还把蹲厕更换成坐厕,现在上厕所和洗澡更加安全舒适了。”
案例二
莫婆婆,现年75岁,是一名残疾居家养老对象。双百社工在入户走访中发现,莫婆婆的房屋地面凹凸不平,加之整个房屋光线昏暗,容易绊倒;厕所为蹲厕,如厕不便;另外,莫婆婆睡觉的床仅用两张板凳和一块木板搭建而成,居家安全存在跌倒摔伤的风险。
双百社工及时向莫婆婆说明家中安全隐患,并主动向其介绍“民生大莞家”品牌项目,在取得莫婆婆及其家属同意后,石排公共服务办、双百社工联合施工队伍,为莫婆婆全屋地板铺设防滑瓷砖、粉刷毛坯墙;更改坐厕;重新铺设线路,加装灯火,增强照明;安装结实的床架床板、添置储物柜。
当莫婆婆看到改造后的房子焕然一新,犹如新房般,莫婆婆连连道谢,感谢党委、政府的惠民好政策,为民解愁盼,感谢双百社工暖心服务。
案例三
服务对象邓婆婆是一名精神残疾人,家中电线出现裸露、老旧情况,不能使用电热水壶等大功率电器,长期在楼顶烧水,但其家中楼梯没有扶手,上下楼梯时存在安全隐患;楼顶排水不畅致其外墙渗水;厕所破旧、地砖破裂松动,居家安全存在隐患。
在征得邓婆婆及其家属同意后,石排镇公共服务办安排施工人员对其全屋的电线重新装配、更换陈旧的灯管,对客厅和厨房墙面重新粉刷,进行美化,安装楼梯扶手和楼道感应灯、厕所地面重新铺设防滑地砖和坐厕改造,并加装防滑扶手,楼顶积水处开凿出水口等改造项目。
改造完成后,邓婆婆感触地说道:“家里已经很多年没有这么光亮了,现在的家跟二十多年前刚装修好房子时候一样。”
案例四
服务对象曾婆婆,是一名居家养老服务对象。在一次走访中,双百社工发现,曾婆婆双脚行动不便,因家中使用的是蹲厕,为避免跌倒,日常使用孩童马桶坐便器如厕。
得知情况后,双百社工一方面向曾婆婆宣传居家安全知识,提升其居家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向曾婆婆宣传民生大莞家政策,并结合居家安全排查情况,收集改造需求,提供精准服务。
在取得曾婆婆同意后,石排镇公共服务办、双百社工安排施工人员,对其卫生间进行坐厕改造,加装防滑扶手,拆除脱落的旧瓷片,重新铺设瓷片,更换电热水器。因其过道昏暗,且没有任何支撑物,为此在过道安装感应灯和应急灯,增设扶手,有效提高居家环境安全,曾婆婆多次为适老化服务点赞。
案例五
“年纪大了,行动不便,洗澡时最怕摔倒,现在装了扶手,安全多了。”73岁的退役军人李伯竖起大拇指,为党委、政府能想老百姓所想,以及双百社工贴心的服务点赞。
李伯因患多重疾病,日常行走需要依靠助行器。双百社工走访中发现,李伯家的洗手间坐厕老化,冲水功能失灵,且缺少支撑物造成卫浴不便,以及热水器使用年限长,使用故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优化李伯的居家环境,打造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在征得李伯及其家属同意后,石排镇公共服务办、双百社工联合施工队伍,在李伯的洗手间安装卫浴扶手,同时更换电热水器与马桶。
改造后李伯洗澡或如厕时,支撑扶手助力其起身,降低摔倒风险;更换电热水器能杜绝安全事故。适老化改造为李伯的居家生活带来便利,居家安全系数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