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防蚊屏障,守护健康家园
——东莞市有害生物防制协会全力迎战蚊媒传染病
作者: |
日期: 2025-08-04 |
来源: 本网 |
浏览字体: |
【大】、【中】、【小】 |
|
浏览次数:- |
|
在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为充分激发社会组织联动优势、凝聚强大防控合力,东莞市民政局、市社会组织党委以“广泛动员、行业攻坚、专业服务”为重要抓手,大力倡导和发动我市行业协会商会在蚊媒防控工作中勇担使命、积极作为。东莞市有害生物防制协会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凝聚协会全体人员及会员单位各方合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的行动力,全方位、多层次开展防蚊灭蚊工作,为守护市民健康家园构筑坚实屏障。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迅速启动应急响应。协会联合党支部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传达上级重要指示精神,研判形势,成立蚊媒防控相关工作组,制定工作方案,统筹部署工作。迅速制定应急防控方案,组建一支10余人的专家库,明确各会员单位职责分工,确保指令畅通、行动高效。号召全体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协会专业应急消杀队伍全员进入应急待命状态。
二是广泛宣传动员,凝聚全民共治合力。协会通过公众号、会员群等平台,积极转发倡议书,发布蚊媒防控科普文章12篇,详细讲解蚊媒传播疾病的危害及预防方法,增强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开展“灭蚊知识问答”“实景消杀演示”,解答群众疑问,提升宣传效果。强化跨部门协同宣传,联合东莞市卫健系统在东莞市人民公园举办第九个世界害虫日大型宣传活动,普及蚊媒等四害防控知识,提升公众“关注小害虫,换来大健康”意识,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开展线上和社区讲座8场次、派发害虫防控宣传册超5000份、发放除四害药品2000余份等方式,覆盖群众超5万多人次,推动蚊虫防治科普宣传深入人心。

三是深化专业培训,提升防控科技含量。联合上级主管单位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举办一期《病媒生物防制技术》专题培训班,协助广东省有害生物防制协会开展《基孔肯雅热的流行与防控技术》培训,组织协会会员单位技术骨干和应急队员,针对蚊虫生态习性、最新监测技术(如诱蚊灯指数法、布雷图指数法)、精准施药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以及个人防护等专项进行强化培训,确保技术领先、操作规范。累计开展专业人员技能培训10多场次,培养持证消杀员200多名。

四是党员+专业队伍,下沉一线攻坚克难。协会积极打造“党建引领、协会号召、党员带头、会员联动”的防控体系,建立“党员先锋队+应急突击队”联动机制。一方面,积极开展“党员先锋行动”,成立党员骨干带头的东莞虫控志愿服务队,组织党员和会员单位志愿服务队深入镇街防控一线,针对老旧小区、背街小巷、闲置地、建筑工地、公园绿地等蚊虫孳生重点区域,开展“翻盆倒罐清积水”专项行动。另一方面,组建由盈鑫、莞邑、山居、青成、伟信、新希望、广昆、永庆、威霸、宝丰、绿雅达、东进、民昊、雅净等会员单位构成的应急防控专业队伍数10支,覆盖全市32个镇街,对疫情风险点、人员密集场所、特殊困难群体住所、敬老院等进行支援性环境治理和预防性消杀。整合会员单位资源优势,建立“防疫物资共享库”,累计投入消杀设备300余台,调配灭蚊药剂10余种、数十吨,防护用品多批,从而有效缓解了当地疫情防控压力,彰显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是专业应急防控,实施跨域协作支援。划分防控网格,协会会员单位应急专业队伍携带无人机等先进设备,强化高空巡逻,配合镇街、村(社区)高频次开展蚊虫密度监测,建立动态风险地图,为精准施治提供数据支撑。加强多元消杀,根据监测结果和风险评估,对高密度区域、疫点及周边,采用高效低毒环保药物,实施空间喷洒(超低容量喷雾)、滞留喷洒、蚊幼虫孳生地处理(投放灭蚊幼剂)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专业化消杀。开展跨域协作支援,专业应急消杀队随时响应政府调度,对报告疫情或蚊媒密度异常升高的区域进行快速、专业的应急处置,阻断疫情传播链。7月份以来,协会接到省卫健委、省协会的工作调遣后,分两批次组织安排协会70多名专业应急消杀队员,由秘书处徐兵兵秘书长带队奔赴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禅城区石湾街道等基孔肯雅热疫情暴发点,支援当地的疫情防控工作。目前东莞支援佛山疫情防控工作还在进行中。


面对蚊媒传染病防控的严峻考验,东莞市有害生物防制协会在党建引领下,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作用,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精湛的专业技术,在宣传动员、能力提升、志愿服务、应急消杀等各条战线上同步发力。协会党支部钟毓灵书记和全体党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将党旗牢牢插在防控第一线,为织密织牢东莞市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守护千家万户的健康安宁贡献了不可或缺的专业力量。这场防蚊灭蚊的攻坚战,是党建引领与专业技术、社会力量有效结合的生动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