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忆缺失、流离失所的王大哥在东莞市救助管理站(以下简称:市救助站)的帮助下,终于踏上返乡的列车,即将返回离别三十载的家乡,与魂牵梦绕的亲人重聚。巡查发现,主动救助
2024年6月19日,全国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之际,市救助站联合东城街道公共服务办、辖区公安、志愿者开展街面巡查救助活动。联合救助服务队在东城街道桑园广场的一处凉亭,发现了一名露宿男子。该男子精神状态正常,沟通顺畅,坦言自己失忆,对自己的身份与来处一无所知,平日以打零工与捡拾废品为生。一个言谈举止完全正常的人,居然连自己姓甚名谁、家在哪里都不清楚?所有人都听得一脸茫然,公安部门现场人脸识别也没有查到男子的身份信息。秉持着“应救尽救、不漏一人”的救助工作理念,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反复向男子解释救助政策,耐心地劝说其接受救助和寻亲服务。终于,在工作人员持续一个多小时的劝说下,该男子放下了戒备心,愿意前往市救助站接受救助。
基因比对,助力寻亲
该男子入站后,市救助站第一时间安排医生对男子进行初步的检查与诊断,他的身体并无大碍。市救助站工作人员在悉心照料的同时,迅速开展寻亲行动,指纹比对、DNA信息采集比对、寻亲公告、沟通问询等各种寻亲方法有序开展。考虑到男子的“云贵川”口音,工作人员通过“零”距离寻亲法,连续多日加强与他的沟通,同时将他的信息通过今日头条、抖音寻人、公益志愿者推送到“云贵川”和重庆等地。
过了近一个月,该男子的寻亲工作仍一无所获。他自己也有些失落,经常向工作人员诉说自己的苦恼:“我想知道我是谁?我想回家。”市救助站工作人员耐心安抚男子情绪,告诉他后续将运用“祖籍分析法”为他寻亲。这是市救助站创新引入的寻亲方法,利用“祖籍分析法”可以锁定男性受助人员的祖居地或原籍归属区域,将寻亲范围缩小至镇、村级,极大提高寻亲的精准度。
坚持不懈,成功寻亲
8月初,公安部门反馈了二十几个疑似该男子的祖籍地址,分布四川省广元市、绵阳市、南充市等地。市救助站逐一与当地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展开细致的协查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收到广元市某村冯书记反馈,称该男子极有可能是其村失踪多年的人员王某。冯书记随即与王某的父母取得联系,并安排了视频认亲。在视频中,王某父母激动地表示该男子与他们失踪的二儿子极为相像。但该男子对父母毫无记忆,王某父母提供的一个关键细节——二儿子左手小拇指因儿时烫伤手指伸不直,这与该男子的左手特征完全吻合。这一发现如同曙光初现,所有的辛勤付出与不懈努力终于换来了令人欣慰的成果。为了进一步确认双方关系,市救助站请公安机关对该男子与王某父亲进行亲子关系鉴定,10月12日,该男子身份得以确认,正是失踪了三十年的王某!
据王大哥父母介绍,王大哥于1994年外出务工与家人失联,离家已整整30年,王大哥的兄弟曾多次到广东寻找,均无任何信息,家人日夜盼望得到王大哥的消息,现如今在市救助站的帮助下,终于得偿所愿。家人对市救助站表示万分的感谢。
协调联系,护送返乡
为确保王大哥安全返乡,市救助站积极协调广东省第一救助安置中心安排护送。2024年10月29日,在广东省第一救助安置中心和市救助站工作人员的陪伴下,王大哥终于踏上返乡的列车,即将与亲人团聚。每一次成功寻亲背后,都是一场血浓于水的双向奔赴,帮助流浪乞讨人员寻亲,彰显了社会救助体系的温情与力量,是今年救助管理机构开放日主题“携手相助,让救助更有温度”的生动实践,是见证救助有爱、温暖回家的真情担当。